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鬼箭羽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鬼箭羽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鬼箭羽 1 拼音
guǐ jiàn yǔ
2 注解鬼箭羽
鬼箭羽
Ramulus Euonymi
(英)Winnged Euonymus Twig
别名 神箭、四棱锋、鬼篦子、四方柴。
来源 为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 的带翅嫩枝或枝翅。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小枝斜出,有2~4条木栓质的阔翅。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1.5~8cm,宽1~3.5cm,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极短。花3~9朵成聚伞花序;萼4浅裂;花瓣4,淡**;雄蕊4,着生于花盘上;子房上位,与花盘连生。蒴果椭圆形,绿色,4瓣裂。种子褐色,有橘红色假种皮。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丛林中。产于湖北、河北、浙江、安徽、江苏、山东、陜西、贵州。
采制 夏、秋季采收带翅嫩枝或枝翅,晒干。
性状 枝呈细长圆形,长约40~50cm,直径0.4~1cm。表面粗糙,暗灰绿色至灰绿色,有纵皱纹及灰白色纵生的皮孔。木栓质翅4条,扁平片状,近茎处稍厚,向外渐薄,宽4~10m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红色,有微细致密纵直纹或微波状弯曲纹理,有的现横向凹纹。枝坚硬而韧,断面淡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翅质轻脆,断面平整,棕**,细颗粒性,气微,味微涩。
化学成分 叶含卫矛堿(alatamine)。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杀虫。用于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虫积腹痛。孕妇忌用。
用到中药鬼箭羽的方剂 鬼箭羽散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一:鬼箭羽散:处方:丹参5两,鬼箭羽5两,白术5两,独活5两,秦艽3两...
鬼箭羽汤ànyǔtāng《圣济总录》卷一六一:鬼箭羽汤:处方:鬼箭羽2两,当归(切,炒)2两,白术(锉,炒...
鬼箭羽丸iànyǔwán《圣济总录》卷一五一:鬼箭羽丸:处方:鬼箭羽3分,水蛭(熬)3分,细辛(去苗叶)3...
桃奴汤3两,丹砂1两,麝香1两,茯苓1两,犀角1两,鬼箭羽1两,桂心1两(1方有雄黄1两,无丹砂、芎藭)...
见晛丸十八方之见晛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四钱,鬼箭羽、紫石英各三钱,泽泻、肉桂、延胡索、木香、大黄...
更多用到中药鬼箭羽的方剂用到中药鬼箭羽的中成药 解暑片
g细辛10g檀香15g千金子霜30g降香15g鬼箭羽30g麻黄32g制法:以上二十二味,除苏合香外...
庵闾子丸归15克(锉,微炒)熟干地黄7.5克芎藭15克鬼箭羽7.5克干姜15克(炮裂,锉)鳖甲30克(涂醋...
庆余辟瘟丹g、桑白皮10g、山豆根10g、山慈菇40g、鬼箭羽40g、降香40g、赤豆40g、紫菀8g、人工...
辟瘟片肉桂30g大黄120g千金子霜90g苍术96g鬼箭羽90g苏合香油45g朱砂180g雌黄96g制法...
麝香丸(汤浸,焙炒)半两,贯众半两,丹砂(研)3分,鬼箭羽半两,巴豆(去皮心膜,出油)1两,蜥蜴(炙,去...
更多用到中药鬼箭羽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鬼箭羽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三妇人诸疾门]月水不通
不通。已经数年以来。羸瘦食少。诸方不效。宜服。鬼箭羽(半两)赤芍药川大黄(锉微炒)桂心当归(锉微炒...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七尸疰门]尸疰(附论)。雄黄朱砂龙齿桔梗羌活当归升麻川乌川芎犀角芍药鬼箭羽白僵蚕(炒)白术南星(炮)山栀子陈皮木香黄芩(...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一时气门]时气瘴疫五两)苍术(一两)虎头骨(一两)鬼督邮(一两)鬼箭羽(一两)鬼臼(一两)羊角屑(一两)马蹄(一两)...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七尸疰门]传尸复连(附论)常山牡蛎(研)人参知母(切焙)徐长卿(各半两)鬼箭羽桔梗(炒)代赭石莽草蜀漆当归(切焙)白薇巴豆(...
《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八]治产后寒热诸方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方之延胡索散 3.1 组成 3.2 制法 3.3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医方类聚》卷二百三十五引《管见大全良方》方之延胡索散 4.1 组成 4.2 制法 4.3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医中一得》方之延胡索散 5.1 组成 5.2 制法 5.3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6 《景岳全书·妇人规》卷六十一方之延胡索散 6.1 延胡索散的别名 6.2 组成 6.3 制法 6.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6.5 功能主治 7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方之延胡索散 7.1 延胡索散的别名 7.2 组成 7.3 制备方法 7.4 功能主治 7.5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7.6 附注 8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之延胡索散 8.1 组成 8.2 制备方法 8.3 功能主治 8.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9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方之延胡索散 9.1 组成 9.2 制备方法 9.3 功能主治 9.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10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方之延胡索散 10.1 组成 10.2 制备方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10.5 附注 11 《普济方》卷三一一方之延胡索散 11.1 组成 11.2 制备方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12 《普济方》卷三三二引《仁存方》之延胡索散 12.1 组成 12.2 制备方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12.5 运用 13 《普济方》卷三三八引《仁存方》之延胡索散 13.1 组成 13.2 制备方法 13.3 功能主治 13.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14 《普济方》卷三四五引《产经》方之延胡索散 14.1 延胡索散的别名 14.2 组成 14.3 制备方法 14.4 功能主治 14.5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14.6 各家论述 14.7 附注 15 《普济方》卷三五一方之延胡索散 15.1 组成 15.2 制备方法 15.3 功能主治 15.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16 《普济方》卷三九二方之延胡索散 16.1 组成 16.2 功能主治 16.3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17 《圣济总录》卷一○○方之延胡索散 17.1 组成 17.2 制备方法 17.3 功能主治 17.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18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方之延胡索散 18.1 处方 18.2 制法 18.3 功能主治 18.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18.5 摘录 19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方之延胡索散 19.1 组成 19.2 制备方法 19.3 功能主治 19.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20 《医方类聚》卷二四一引《管见大全良方》之延胡索散 20.1 组成 20.2 制备方法 20.3 功能主治 20.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21 《医钞类编》卷十七方之延胡索散 21.1 组成 21.2 制备方法 21.3 功能主治 21.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22 《济阴纲目》卷一方之延胡索散 22.1 处方 22.2 制法 22.3 功能主治 22.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22.5 摘录 23 《胎产心法》卷下方之延胡索散 23.1 组成 23.2 制备方法 23.3 功能主治 23.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2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方之延胡索散 24.1 组成 24.2 功能主治 25 《妇人良方》卷二十引《经验妇人方》之延胡索散 25.1 延胡索散的别名 25.2 组成 25.3 制备方法 25.4 功能主治 25.5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25.6 附注 26 《博济》卷四方之延胡索散 26.1 组成 26.2 制备方法 26.3 功能主治 26.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26.5 附注 2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延胡索散 * 延胡索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án hú suǒ sǎn
2 概述延胡索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五首。
3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方之延胡索散 3.1 组成延胡索、桂心各半两,当归一两[1]。
3.2 制法上药为末[1]。
3.3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食前热酒调下[1]。
3.4 功能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产后恶血凝滞,脐下作痛,或作寒热[1]。
4 《医方类聚》卷二百三十五引《管见大全良方》方之延胡索散 4.1 组成延胡索、当归各一两,琥珀、炒蒲黄各二钱半,赤芍药、桂心各半两,红蓝花三钱[1]。
4.2 制法上药为细末[1]。
4.3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三钱,食前童便合温酒调下[1]。
4.4 功能主治《医方类聚》卷二百三十五引《管见大全良方》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产后儿枕腹痛[1]。
5 《医中一得》方之延胡索散 5.1 组成延胡索、生赤芍、生蒲黄、上肉桂、琥珀、当归、红花各二钱[1]。
5.2 制法上药用好醋浸一宿,研细末[1]。
5.3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陈酒送下[1]。
5.4 功能主治《医中一得》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妇人产后房劳[1]。
6 《景岳全书·妇人规》卷六十一方之延胡索散延胡索散为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妇人规》卷六十一方,即《景岳全书·妇人规古方》卷六十一方记载的玄胡当归散的别名[1]。
6.1 延胡索散的别名延胡索散[2]。
6.2 组成当归、赤芍药、刘寄奴、没药、炒枳壳、炒玄胡索各等分[2]。
6.3 制法上药为末[2]
6.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一钱,热酒调下[2]。
6.5 功能主治《景岳全书·妇人规》卷六十一方之延胡索散主治血积小腹疼痛,或因气逆而月经不行,肚腹作痛[2]。
7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方之延胡索散 7.1 延胡索散的别名延胡索饮
7.2 组成延胡索1两半,桂心1两半,没药1两半,黄耆1两半(锉),当归1两(锉,微炒),白蔹1两,桑寄生1两,熟干地黄1两半。
7.3 制备方法上药为粗散。
7.4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伤折疼痛,筋骨未合,肌肉未生。
7.5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7.6 附注延胡索饮(《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8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之延胡索散 8.1 组成延胡索3分,当归3分(锉,微炒),芎?3分,木香半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芍药半两,桂心1分,熟干地黄1两,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8.2 制备方法上药为粗散。
8.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妇人血气攻心腹疼痛。
8.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9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方之延胡索散 9.1 组成延胡素1两,刘寄奴1两,当归1两(锉,微炒),红兰花子3分。
9.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散。
9.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产后血运,闷绝不识人。
9.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童便半盏,酒半盏相和,暖过调下,不拘时候。
10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方之延胡索散 10.1 组成延胡索1两,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1两。
10.2 制备方法上药为粗散。
10.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产后儿枕攻上下,心腹疼痛。
10.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童便、酒各半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0.5 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延胡散”。
11 《普济方》卷三一一方之延胡索散 11.1 组成延胡索1两,蒲黄1两,肉桂半两(去粗皮)。
11.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
11.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一一方之延胡索散主治车马坠损,瘀血不散,攻刺疼痛。
11.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沥油半盏调下,日34次。
12 《普济方》卷三三二引《仁存方》之延胡索散 12.1 组成延胡索1两,当归(去芦头)1两,没药半两。
12.2 制备方法上药为末。
12.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三二引《仁存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妇人血风冷,月水不调,攻刺脐腹、腰腿疼痛,面色萎黄,寒热麻木,四肢困弱,饮食减少。
12.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7分,食前服。
12.5 运用憎寒,加川芎半两;卧不安,加干姜、桂各半两。
13 《普济方》卷三三八引《仁存方》之延胡索散 13.1 组成延胡索2两(肥者)。
13.2 制备方法上药为末。
13.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三八引《仁存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双身心腹痛不可忍者,及腰腿痛。
13.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前以温酒调下。又加地黄末1两,急服5钱。
14 《普济方》卷三四五引《产经》方之延胡索散 14.1 延胡索散的别名元胡索散
14.2 组成当归5钱(酒浸),延胡索5钱,赤芍药5钱,蒲黄5钱(纸隔炒),桂5钱(不见火,去皮),乳香5钱(水研),没药5钱。
14.3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
14.4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四五引《产经》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产后血气攻刺,腹痛不止,及新旧虚实痛不止;月经不调,脉弦滞涩者。
14.5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酒调下。
14.6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蒲黄破瘀血以通经,赤芍化滞血,延胡调经脉,乳香和血于经,没药散血于络,桂皮温散以行经络也。为散酒煮,使血滞既化则经寒亦散,而经行如度,何有攻刺疼痛之患乎!
14.7 附注元胡索散(《济阴纲目》卷十一)。
15 《普济方》卷三五一方之延胡索散 15.1 组成釜底墨(醋炒令干透)、延胡索、刘寄奴、桂心、庵闾子各等分。
15.2 制备方法上药为末。
15.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五一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产后脐下痛。
15.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酒调下。
16 《普济方》卷三九二方之延胡索散 16.1 组成延胡索3钱,茴香3钱(炒),甘草3钱,蓬术3钱。
16.2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九二方之延胡索散主治气积食积成块,及盘肠气痛,肠中一切冷痛。
16.3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5分,煎至3分,温服。
17 《圣济总录》卷一○○方之延胡索散 17.1 组成延胡索半两,橘核半两(炒),人参半两,乳香1分(研),地龙(去士炒)1分。
17.2 制备方法上药为散。
17.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方之延胡索散主治风冷注气,胸膈刺痛,转动不得,四肢厥冷,面目青黄。
17.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2次。
18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方之延胡索散 18.1 处方延胡索 当归(切,焙)蒲黄(炒)芎藭 生干地黄(焙)赤芍药 泽兰 蓬莪术(煨,锉)天麻 桂(去粗皮)滑石各30克 地榆(醋炒,焙)15克
18.2 制法上十二味,捣罗为散。
18.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方之延胡索散功在活血调经。主治室女月水不利,骨节酸痛,头面微浮,筋脉拘急,或生丹疹,寒热不时,饮食无味。
18.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或薄荷、茶清调下。
18.5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19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方之延胡索散 19.1 组成延胡索半两,铅白霜(研)1分。
19.2 制备方法上药为散,和匀。
19.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小儿涎嗽。
19.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涂乳上令儿咂之。
20 《医方类聚》卷二四一引《管见大全良方》之延胡索散 20.1 组成延胡索1钱,乳香半钱(研),木香半钱。
20.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
20.3 功能主治《医方类聚》卷二四一引《管见大全良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儿初生下,盘肠刺痛,面色青,啼哭不止。
20.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少许,水7分盏,煎至5分,不拘时候。
21 《医钞类编》卷十七方之延胡索散 21.1 组成归尾1两(一用当归),延胡1两,五灵脂1钱半,蒲黄(炒)1钱半,赤芍5钱,桂心5钱,红花2钱。
21.2 制备方法上药为末。
21.3 功能主治《医钞类编》卷十七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产后儿枕痛。
21.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水、酒各1盏煎,入童便1盏,温服。
22 《济阴纲目》卷一方之延胡索散 22.1 处方延胡索 当归(酒浸)赤芍(炒)蒲黄(炒)桂皮 乳香 没药各3克
22.2 制法上药为细末。
22.3 功能主治《济阴纲目》卷一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妇人气滞血瘀,脘腹胀痛,或经行腹痛。
22.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酒空腹服。
22.5 摘录《济阴纲目》卷一
23 《胎产心法》卷下方之延胡索散 23.1 组成肉桂、延胡各等分。
23.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听用。
23.3 功能主治《胎产心法》卷下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产后小腹痛,可按而止者;产后血晕,血块痛。
23.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以生化汤加入延胡索散,再加入熟地2钱。
2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方之延胡索散 24.1 组成延胡、当归、川芎、赤芍、生地、丹参、红花、香附、乌药、熟艾、砂仁、生蒲黄。
24.2 功能主治《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四十左右先期断绝,血滞者。
25 《妇人良方》卷二十引《经验妇人方》之延胡索散 25.1 延胡索散的别名延胡散
25.2 组成延胡索1两,当归1两,真琥珀1分,蒲黄(炒)1分,赤芍药半两,桂心3分,红蓝花2钱。
25.3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
25.4 功能主治《妇人良方》卷二十引《经验妇人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产后儿枕腹痛;产后房劳。
25.5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童便合温温调下,食前服。
25.6 附注延胡散(《济阴纲目》卷十一)。
26 《博济》卷四方之延胡索散 26.1 组成延胡索1两(生用),荆三棱1两(生用),蓬莪术1两(酒浸少时),当归1两(酒洗,焙干)。
26.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
26.3 功能主治《博济》卷四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妇人血气走作,疼痛不可忍者,及月水不调,面色萎黄,吃食减少,及生产后诸疾。
26.4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送下;如血气发甚者,及月水不匀,并用童便、酒、红花同煎调下。只3服愈矣。
26.5 附注本文来自作者[令狐云霞]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mingliaocheng.cn/liao/81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令狐云霞”!
希望本篇文章《鬼箭羽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鬼箭羽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鬼箭羽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鬼箭羽 1 拼音 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