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心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离不开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孤独感正是个人在群体中所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无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状态。孤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难以与人良好交往的心理问题。许多中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
4、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意识。有人把嫉妒说成一种根本的、普通的、强烈的心理现象,心理工定义说:嫉妒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感觉,是忍着痛苦去看待别人的幸福的一种倾向。它产生在当现时的和期望的各种关系受到威胁之时,是一种既羡慕又敌视的矛盾的情感。在中学,一部分学生漂亮的容貌、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老师的宠爱,常常会引发另一部分学生的嫉妒之心。他们越是关心和重视嫉妒对象,越有可能会让绝望与恐惧感击中,从而发展为憎恶、敌意、怨恨和复仇这样一些恶劣的情绪。
5、唯我独尊心理
一些中学生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
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初中生在这段时期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初二初三的学生,因此张欢老师有必要提醒,家长必须留意和为小孩做出正确的引导!
妒忌心理
嫉妒对象多指向与自己不相上下或稍高于自己的熟悉同学,朋友和周围的其他人,对于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则不产生嫉妒。
嫉妒心强的人一旦发现别人超过自己(包括学习、物质、荣誉等)就会产生怨恨或愤怒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成为行为,就会制造谣言、设置障碍、挑拨离间、寻机报复,以求从另一个角度上去击败对方,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嫉妒心理是阻碍别人进步,影响集体团结,最终危害自身健康的消极心理,它不但容易出现心理变态,也可产生生理功能的严重失调。
自卑心理
自卑主要体现在敏感和情绪化。
a.敏感
过分敏感,自尊心强。弱体群体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唯恐被人忽略,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
比如,别人真诚地夸他,他会认为是挖苦。他们非常敏感,跟他们交往时,必须谨小慎微,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其内心引起波澜,胡乱猜疑。
b.情绪化
他们表面上好象逆来顺受,然而过分压抑恰恰积聚了随时爆发的能量。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难以忍受,往往产生过激言行。
他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恶言相向。有时当他们无力应对问题时,会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早恋心理
身体上:很多早恋者情绪不够稳定、好冲动、易动感情、自控力较差,常常会产生各种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情绪。
心理上:对于早恋者而言,早恋是一个既充满欢喜又充满苦闷的过程。
由于对对方的爱恋,早恋者常常因为对方的苛刻要求而造成情绪变化;也有因为早恋而遭到父母、同学、老师的压力,造成心理失衡;当不能与恋人见面时,早恋者常常坐卧不安而沉迷于幻想,在幻想中乞求慰藉。
干扰学习: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差,往往受早恋影响,无心学习,成绩下降,是十分常见。这就是早恋反对者反对早恋的最重要理由。
每一件事物,在每个人身上的效果是不同的,对别人好的东西,对你也许不好,早恋也一样。这就看你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了。
叛逆心理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例如在杨女士小孩身上就得到体现。据杨女士说,她和丈夫忙了一天后回到家,身心疲惫,与儿子很少交流,而对儿子的一些行为看不惯时,便会忍不住予以责骂,使儿子的对抗情绪逐步升级,从沉默寡言到明显对抗。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
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如徐力杀母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初中生正值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心理健康对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孩子青春期心理疏导,是每个家庭必须要掌握的学问。
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离不开正确家庭教育。
本文来自作者[暨鑫]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mingliaocheng.cn/liao/4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暨鑫”!
希望本篇文章《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初中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