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为大言,引申为大,广大;浩荡。《庄子·天下》:“ 庄周 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陆德明 释文:“荒唐,谓广大无域畔者也。”《文选·枚乘〈七发〉》:“淹沈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李善 注:“唐,犹荡也。”《汉书·扬雄传上》:“平原唐其坛曼兮,列新雉於林薄。”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三》:“唐者,广大之貌。唐其者,形容之词。” 汉 蔡邕 《述行赋》:“云郁术而四塞兮,雨蒙蒙而渐唐。”
空;虚。《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於唐肆也。” 清 黄遵宪 《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诗:“谓彼牛医儿,徒一唐名士。” 钱仲联 笺注:“ 慧琳 《一切经音义》:‘字书:唐,虚。’”
唐 〔tánɡ ㄊㄤˊ〕
〔《广韵》徒郎切,平唐,定。〕
1.本义为大言,引申为大,广大;浩荡。《庄子·天下》:“ 庄周 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陆德明 释文:“荒唐,谓广大无域畔者也。”《文选·枚乘〈七发〉》:“淹沈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李善 注:“唐,犹荡也。”《汉书·扬雄传上》:“平原唐其坛曼兮,列新雉於林薄。”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三》:“唐者,广大之貌。唐其者,形容之词。” 汉 蔡邕 《述行赋》:“云郁术而四塞兮,雨蒙蒙而渐唐。”
2.空;虚。《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於唐肆也。” 清 黄遵宪 《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诗:“谓彼牛医儿,徒一唐名士。” 钱仲联 笺注:“ 慧琳 《一切经音义》:‘字书:唐,虚。’”
3.引申为徒然,白白地。《百喻经·为妇贸鼻喻》:“唐使其妇受大痛苦。”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拘尸那揭罗国》:“汝何守愚,唐劳羽翮?”
4.亡失;丢失。参见“ 唐子 ”。
5.庭堂前或宗庙内的大路。《诗·陈风·防有雀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 毛 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汉书·扬雄传上》:“甘露零其庭,醴泉流其唐。”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尔雅》:‘庙中路谓之唐。’”《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踠迹回唐,畜怒未泄。” 李周翰 注:“唐,道也。” 宋 苏辙 《辛丑除日寄子瞻》诗:“相携历唐许,花柳渐牙拆。”
6.通“ 场 ”。见“ 唐圃 ”、“ 唐园 ”。
7.通“ 塘 ”。堤。《淮南子·人间训》:“且唐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 高诱 注:“唐,堤也。言堤之有万穴也。”
8.通“ 塘 ”。池。《楚辞·刘向〈九叹·远游〉》:“枉玉衡於炎火兮,委两馆于 咸 唐 。” 王逸 注:“ 咸唐 , 咸池 也。”
9.草名。即菟丝子。亦称“ 蒙 ”。《诗·鄘风·桑中》:“爰采唐矣, 沬 之乡矣。” 朱熹 集注:“唐,蒙菜也,一名兔丝。 沬 , 卫 邑也,《书》所谓 妹邦 者也。”
10.通“ 螗 ”。《大戴礼记·夏小正》:“唐蜩鸣。” 王聘珍 解诂:“唐读曰螗。”参见“ 螗蜩 ”。
11.通“ 煻 ”。烘焙。见“ 唐花 ”、“ 唐窖 ”。12.朝代名。传说 尧 所建。即 陶唐 。
13.朝代名。 李渊 及其子 李世民 所建(公元618-907年)。
14.朝代名。 李存勗 所建。 五代 之一。史称 后唐 (公元923-936年)。
15.朝代名。 李昪 所建。 五代 时十国之一。史称 南唐 (公元937-975年)。
16. 西周 诸侯国名。 周成王 封弟 叔虞 于 唐 。今 山西 翼城县 西有古 唐城 。
17. 唐 盛时,声誉播及边疆及海外,故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沿称中原为 唐 ,国外则径称 中国 为 唐 。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诗论十四》:“ 唐 人用事於西,故羌人至今尚以中国为 唐 。”参见“ 唐人 ”。
18.姓。传为 唐尧氏 之后。见《通志·氏族二》。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要求:1.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个阶段、
古代文学流派(按朝代顺序):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还有 豪放派、婉约派是属于词派,不属于文学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不好说只能说是文学现象 如唐诗就分:边塞诗派(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之涣)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 江西诗派(宋代文学流派,以江西人黄庭坚为代表共24人) 宋词分:花间词派(五代时词派,因<<花间词>>得名) 婉约词派(柳永 李清照 秦观) 豪放词派(苏轼 辛弃疾) 戏曲流派:临川派(明代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戏曲流派) 散文流派: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归有光 茅坤) 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由康熙时方苞开创) 公安派(明代文学流派袁中道 袁宏道 袁宗道为首反对拟古,流露个性) 竟陵派(明代文学流派谭元春 反对拟古主张书写性灵)
中国近现代文学流派: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重要的浪漫主义社团,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新月诗派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等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被称为“新月诗派”。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创作风格生动、泼辣、幽默,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南国社由田汉创立于1923年,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在西方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总体特征是反传统和非理性,“五四”时期开始传人中国。象征诗派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他们的诗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崇尚“朦胧”与“含蓄”。
一,先秦
1,先秦时期的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春秋时期产生了诸子散文,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2,作家,作品及风格特点
1),《左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此部书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炼、富于形象。
2),《战国策》现在所传版本为西汉刘向辑成,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极为生动。
3),《论语》和《孟子》是儒家诠释“仁”的著作。《论语》是记录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论的。孟轲长于辩论,因此书中语言明快,富于鼓动性。
4),《墨子》代表墨翟“兼爱”的主张,语言朴素,说理明确,逻辑性很强。
5),《庄子》代表道家庄周“无为而治”的主张。庄子散文在诸子中独具魅力。这表现在作者具有奇幻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善用民间寓言,长于譬喻,使文章富于文学趣味。
6),《韩非子》代表法家“因时制宜”的主张。韩非散文结构严谨,锋芒锐利,说理深刻。
7),《荀子》代表荀况的学说,现有32篇,多长篇。荀子散文特点: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8),《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创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书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佚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和诸子散文一样,它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因而文章富于形象性。、
9)《谏逐客书》李斯。说理透辟,论事周详,富有文采。
二,两汉
1,汉初文人承战国策士遗风,又值立国伊始,多政论散文。西汉后期至东汉,散文像骈偶化发展。
2,作家,作品及风格特点
1), 《史记》 司马迁。《史记》代表了两汉散文的最高成就。《史记》一书,以人为经,以事为纬,开创了纪传体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编写体例。
2),《汉书》 班固。《汉书》具有比较明显的正统色彩,记事详瞻。
三,魏晋南北朝
1,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期文章多讲求声律,形成骈俪文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风尚,内容虽相对贫乏你,但对唐代近体诗的成熟与定型,做了充足的铺垫。
2,作家,作品及风格特点
1),郦道元 《水经注》 写山水地理
2),颜之推 《颜氏家训》
四,唐宋时期
1,唐代初期是提倡散文尚简古,切实用的时期,主要成就不多。到了中唐韩愈,柳宗元以复古理论为支柱,以内容空虚的骈文作为争斗目标,致力于恢复散文的指导地位,领到了一场其实质为文学革新的古文运动。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或者声讨藩镇割据,或者攻讦佛老猖獗,或者支持官宦擅权,感情真切,语言出新,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更加完美,成熟。 到了宋代,欧阳修再一次掀起了古文运动,此后的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等人都在古文革新运动的影响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 南宋散文家在北宋诸位大家影响下,产生了一部分上书言事的政论文,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态度。 古文运动的成功,使散文更切合实用,南宋时大量出现的笔记杂文便是一个明证。
2,作家,作品及风格特点
1 ),韩愈 《原毁》《师说》等议论透辟,气势纵横,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2),柳宗元 《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驼传》等皆取材于生活比起韩愈较少有正统色彩,比较有民主精神。
3),杜牧《阿旁宫赋》清新灵动,首开文赋风气。
4),欧阳修《醉翁亭记》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量。《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唱三叹,情见乎词,很有特色。
5)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观点鲜明,言辞犀利。
6),苏轼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自由挥洒,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五,元明清时期
1,,这个时期散文基本上继承发展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精神。明代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派,反对复古的唐宋派,主张性灵的公安派,出现了归有光等散文大家,清代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
2,作家,作品及风格特点
1),宋濂 《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都具有现实意义。
2),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主张冲破传统古文的陈规旧律,自然流露个性,语言不事雕琢。
3),竟陵派张岱,《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
4),侯方域《李姬传》、《马伶传》、《任源邃传》。
5),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方苞继承归有光的传统,提出“义法”主张,并使之成为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论。桐城派古文作品选材用语只重阐明立意,而不期堆砌材料,因而文章一般简洁自然,但缺乏生气。其作品为《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本文来自作者[郎志勇]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mingliaocheng.cn/liao/27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郎志勇”!
希望本篇文章《“唐”字的原始含义》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本义为大言,引申为大,广大;浩荡。《庄子·天下》:“ 庄周 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陆德明 释文:“荒唐,谓广大无域畔者...